身处Mid20s漩涡之中,想要抓紧一些珍视的东西。

读《娱乐至死》

ENTERTAINMENT TO DEATH

vievraie:

这本书的论点在于:媒介是有倾向性的。电视的出现改变了被传播的信息的表达形式。电视为了追求观众的满意度,会生产观众想要的内容。它是一种娱乐,也只能是一种娱乐。一旦和其他严肃的社会活动如政治、教育产生关系,很可能会亵渎神灵,或歪曲教育本身。


此书的内容与我日常所思问题有许多关联,引发我共鸣和思考的有以下几点:




1. 媒介本身有其倾向性,这一点我很赞同。


作者认为,电视作为一种媒介,它的特点可总结为以下三条:



a. 其内容不能有门槛,不能要求观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。



这一点说得比较绝对。在我看来,我爸爸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对我来说都是有门槛的。军事和时事类的节目看得我一头雾水。但是我从小喜欢的节目确实没有什么门槛,虽然以前总觉得电视剧是应该从第一集开始,一集不落地追到最后一集,但现在的电视剧好像真的从哪集开始看都可以了。剧情前后总可以猜得七七八八。


也让我想起从第一部出到二三四五六七部的热门电影。既要求有连续性,又不能让第一次看的观众看不懂。商业上的考虑直接决定了创作的限制条件。其实问题并不是在于媒介本身,我认为。而是在于,生产内容者的工作目的,和决定他们生存的行业盈利方式。


再者,观众其实也会反思他们到底想要些怎样的内容。观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。跟小时候相比,目前电视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已经不如电脑+互联网了。观众本身有很高的选择自由度。但是互联网又带来了新的问题,有些问题与电视是类似的,有些则不。离作者写这本书的1985年已过去30余年,信息传播媒介的霸主地位早已易主。读的过程中一直好奇假如这本书是写于今天,作者会如何评述这个比电视时代更颠覆的互联网时代呢?



b. 电视的内容不能令观众感到困惑,否则观众就会转台。



关于这一点,同样可以举出反例。电视上的辩论节目是使人困惑的。


作者又说,【对于电视来说,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,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】。这又确实是对的。电视必须讨好观众。至少要讨好那些决定节目经费和命运的人。(尤其是国内的电视节目,“讨好观众”这一点都不一定能够达到。很多时候,电视节目的内容必须讨好的是幕后的各方掌权者。而掌钱有时候恰恰就是掌权的。


所以,电视节目谈政治影响、教育影响是十分虚伪的。因为电视节目的存在就是为了商业利益或国家统治阶层的文化控制,别无其他。



c. 在电视上不该有阐述,而应该讲故事。



电视上不能没有故事,连新闻普法栏目、选秀节目和真人秀都深谙此道。观众会被故事吸引,他们会热衷故事,讨论故事,而且还要是那些非同寻常的猎奇的故事。




个人认为,这三点或许并不能概括电视作为一种媒介的本质。我对电视的简单分析如下:


a. 就技术层面上而言,电视只是二维视觉画面+声音的展现,可以切换频道,随时开关,且要交付收看的费用。


b. 就内容生产而言,生产端是电视台,电视台是一个盈利机构,以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。但它和其他盈利性组织一样,会受到政府的管控。所以它既关注收视率的提高(制作爆款节目为一种方式),又要符合政府对于公共媒体的期待。当然,这里面的收视率,如此书作者所说,取决于观众的满意度。这比观众是否真的从电视节目中获益,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更加重要。


c. 电视的获利方式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电视广告。电视广告的说服永远走的都是外周路径,它不会给你提供关于产品的理性数据,而会主张于给观众一个好的印象,和激发观众的购物欲望。现代的商业社会过于复杂,我很怀疑即便给出一个完善的机会,观众会不会去选择了解他购买的每一样产品的质量数据,像做调查一样去了解一种商品。其实我认为,消费者已经把质量管控的权利移交给了质监机构,他们愿意相信市场上售卖的商品都是基本合格的。但商品价值高于其必需成分之上的那一部分,又比如只能通过品牌、文化、形象这样虚无缥缈的方式去提升。广告是为这一部分的价值而服务的。但是,这些广告确实又不能和产品本身的实用性有任何联系,它只能反映这个产品的制造商投入了多少资金在品牌的打造和宣传。


d. 观众在电视面前不是完全被动的。他们有选择哪个节目的自由,也有选择看或不看的自由。但是从电视中获得快乐实在是太轻松了,所以当有令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时,他们可以在沙发上坐一天,忘却思考,享受电视上的内容。但是现实是,让观众觉得享受的难度越来越高了。一是,国内的节目和国外的节目之间的竞争。互联网上获得其他优秀节目的内容不比看电视困难多少。二是,观众本身也会对观看节目行为产生厌倦。在经过电视娱乐时代的洗礼之后,他们也会感到虚无。




2. 新闻的严肃性被碎片化的观看方式消解。每天可接受的信息过多,但这些信息很少影响人们的行动。


作者说,“好……现在”这样的表达,节目的形式不被播报内容影响的固定性,和响起音乐结束的仪式, 让新闻本身听起来就是娱乐的内容。但这些内容,在从前本身就是人们不需要接受的。但我觉得,人们是否将新闻看作娱乐,取决于这新闻是否跟自己的生活、或自己关心的事情直接相关。刚看完一出悲剧,哭完一场,过了一会儿看到好笑的段子又笑了出来。这让人觉得是人性的分裂和扭曲,但其实不尽然。因为这悲伤和愉悦等同,都属于娱乐。它与观众本身所背负的人生没有那么多关联,但确实的是,观众可以将注意力、精力、时间投入于与己无关的事件和故事里,以逃避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困难。但是,在电视机出现之前,人们也早就会逃避。现实只是,电视能让人更方便地忘却烦恼而已。电视一关上,面对的还是十分现实的生活。


但不可否认的是,人可能会在影像的世界中迷失自我。年轻一代认可在媒体上有影响力的人,他们相信能直接看见的颜值,而怀疑不能直接看见的内涵。毕竟内涵和颜值一样,也是可以经过包装的。文字的表达形式对他们来说过于缺乏活力,缺乏感官的沉浸性,缺乏互动性。过于枯燥和乏味了。他们寻求能满足欲望,获得快感的东西。人本身就是这样。过去的人没有选择娱乐至死,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这个机会。社会的规则限制着他们,快感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。没有统一生产的娱乐提供给世界各地的人,所以他们各有各的玩法。现在的人不同了,有人以给全人类提供快乐为生,这种快乐获取起来廉价、方便,少有阶级高下,长幼尊卑。人类会沦陷,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。问题是,厌倦以后,被快食文化喂养起来的新人类又该何去何从?


与此同时,我觉得信息过剩让人自以为了解了世界,这一点的危害性还是很大的。我怀疑它跟抑郁症的多发直接相关。从起床睁眼开始,人的注意、视听不断被“新鲜”的事情填满,但这新鲜的事情实质上又非常琐碎、单调。人自以为只要连上网络就能了解这个世界,以为生活永远就是这样,不会再有什么颠覆性的变化发生在自己身上,很容易就会陷入绝望。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。网络上看上去你无所不能,但你能做的事情是很少的。你以为你每天都在接受新的信息,但事实是,你只是在不断寻找和确认你已经知道和认同的东西。而你在很久之前就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,花十年在网络上探寻吧,你可能再过十年也不会知道。


因为突破自己本身注定就是苦的、难的。主动去突破自己是不符合人性本身的倾向的。人从来都是被逼迫而改变。因为在互联网有高度的选择自由,人喜欢选择做一些轻松快乐的事情。或者至少,做不情愿做的事情,后面必须很快地跟上奖励。为了达到目的,有轻松的和困难的两条路,你会选择哪一条?当快递上门方便快捷,去超市又要跋涉个好几百米的时候,选择前者,怎么想也不至于被冠上什么太过懒惰的罪名。


只能说,互联网和新科技给我们揭示了人出于本能,或以快乐、舒适、便捷为导向做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。在我看来,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做了对的事情,和在有选择的时候选择了对的事情,这两种行为背后反映的智慧层级是截然不同的。


因而,我认为人短暂地脱离历史、传统和理性思考,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。这是一种考验,也是一个让现代人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何物的机会。不是为了宗教而宗教,为了理性而理性,为了被束缚而被束缚。也许人能了解到,自由,并不一定能带来长久的满足感。


在数字与媒体中迷失很久,现在的我,或许比没有与历史断过层的人更明白历史和连贯性思维的重要性。充满碎片化、观念、抽象概念和没有意义的人生令人感到无比空虚和迷茫。互联网要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才刚刚开始,我很期待接下来人类的生存和互动形态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。





评论
热度(11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  | Powered by LOFTER